服务热线
《诊所医疗废物污水处理方案》污水处理设备生产厂家
发布日期:2024-11-05 12:08 浏览量:《诊所医疗废物污水处理方案》污水处理设备生产厂家
一、医疗废物处理方案
(一)分类收集
【感染性废物】
包括被病人血液、体液、排泄物污染的物品,如棉球、棉签、纱布、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等。使用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进行收集,收集时应确保包装袋无破损,当达到包装袋的3/4时,应进行封口。
在收集过程中,注意避免锐器混入,防止包装袋破损导致污染扩散。对于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,应当使用双层包装袋,并及时密封。
【病理性废物】
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、器官等,以及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、病理腊块等,应放置在专用的病理性废物容器内。容器应具有防渗漏、防鼠、防蚊蝇等功能,并且要有明显的警示标识。
【损伤性废物】
医用针头、缝合针、手术刀、备皮刀、玻璃试管、安瓿等锐器,应收集在专用的锐器盒内。锐器盒应具有防刺穿、防渗漏的功能,并且在装满3/4时应及时更换。在收集过程中,严禁将锐器直接用手接触,应使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将锐器放入锐器盒。
【药物性废物】
过期、淘汰、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,如抗生素、非处方药、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等,应收集在专门的容器内。对于少量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,但应在标签上注明。对于大量药物性废物,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。
【化学性废物】
具有毒性、腐蚀性、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,如医学影像室、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,废弃的过氧乙酸、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,应收集在专门的容器内,并按照危险废物处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。
(二)暂存管理
【暂存地点设置】
在诊所内设置医疗废物暂存点,该地点应远离医疗区、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。暂存点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,地面和墙面应进行防渗处理,如铺设瓷砖或使用防渗涂料,防止医疗废物渗漏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。
暂存点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鼠、防蚊蝇、防盗等安全措施,如安装纱窗、铁门等。
【暂存时间限制】
医疗废物在暂存点的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天。在暂存期间,应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,记录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、种类、重量或者数量、交接时间、处置方法、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。
(三)转运处置
【转运要求】
诊所应与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签订合同,由其定期上门收集医疗废物。转运时应使用专用的医疗废物转运车辆,车辆应符合防渗漏、防遗撒等要求,并且要有明显的医疗废物标识。
在转运前,诊所工作人员应与转运人员对医疗废物的种类、数量等进行核对,并填写转运联单。转运过程中要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,防止丢失、泄漏等情况发生。
【处置方式】
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,对不同类型的医疗废物采用合适的处置方法。例如,感染性废物和病理性废物一般采用焚烧处理,损伤性废物经无害化处理后可填埋,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应根据其化学性质进行相应的处理,如化学解毒、焚烧等。
二、污水处理方案
(一)污水来源与特点分析
【污水来源】
诊所污水主要来源于诊疗室、治疗室、检验科、手术室等医疗区域产生的废水,包括病人的洗漱废水、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含病原体废水、检验废水等。
【污水特点】
含有大量的病原体,如细菌、病毒、寄生虫卵等,具有较高的传染性。同时,污水中可能含有化学物质,如消毒剂、药品残留等,以及一些悬浮物和有机物。
(二)污水处理工艺选择
【预处理】
格栅:在污水进入处理系统前,设置格栅以去除较大的悬浮物,如棉球、纱布碎片等。格栅的栅条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,一般为5-10mm。
调节池:设置调节池用于调节污水的水量和水质,使污水在后续处理过程中能够稳定运行。调节池的停留时间可根据污水流量的变化情况确定,一般为6-12小时。在调节池中可设置搅拌装置,防止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。
【一级处理】
沉淀:采用沉淀工艺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悬浮物。可使用竖流式沉淀池或斜板沉淀池,沉淀时间一般为1-2小时。通过沉淀,使污水中的泥沙、毛发等杂质沉淀到池底,定期进行清理。
【二级处理】
生物处理: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对污水进行处理。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,填充有生物填料,污水在池中与填料上的微生物充分接触。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食,将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。同时,微生物对污水中的病原体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。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3-6小时,气水比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,一般为10-20:1。
【消毒处理】
紫外线消毒:经过生物处理后的污水,采用紫外线消毒设备进行消毒。紫外线消毒具有杀菌速度快、效率高、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。紫外线消毒设备的照射剂量应根据污水的水质和处理要求确定,一般为30-40mJ/cm²。
二氧化氯消毒(备选):也可采用二氧化氯消毒,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,能够有效杀灭污水中的病原体。在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,要注意其储存和使用安全,按照正确的方法配制和投加二氧化氯溶液。
(三)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与维护
【运行管理】
安排专人负责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行,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,包括水泵、风机、紫外线消毒设备等的运行情况。观察设备的仪表读数,如流量、压力、液位等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。
根据污水的水质和水量变化,适时调整污水处理工艺参数,如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曝气量、二氧化氯的投加量等。
【维护保养】
定期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维护保养,包括对设备的清洁、润滑、紧固等工作。检查设备的零部件是否有磨损、腐蚀等情况,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。
定期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管道、阀门等进行检查和维护,防止出现渗漏现象。对于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的生物填料,定期进行检查和清洗,防止填料堵塞影响处理效果。
(四)污水排放监测
【监测指标】
定期对诊所污水的排放进行监测,监测指标包括pH值、化学需氧量(COD)、生化需氧量(BOD)、悬浮物(SS)、粪大肠菌群数、余氯等。
【监测频率】
可以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污水排放监测,确保污水排放符合《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等相关标准的要求。如果发现污水排放超标情况,应及时分析原因,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。